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创新涉藏地区基层治理典型样板——甘南州正月法会各项安全保障工作侧记 环球观察

2023-02-12 12:00:17    来源:夏河广播电视台

创新涉藏地区基层治理典型样板

——甘南州正月法会各项安全保障工作侧记


(资料图)

每年正月,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夏河县拉卜楞寺都要举行“毛兰姆”大法会,法会从初八持续到十六,有辩经、瞻佛、法舞、酥油灯展等活动,是省内外僧俗群众最为期盼的盛大民俗活动。

法会期间,全州藏传佛教寺院累计举办各类佛事活动196场次,僧俗群众及中外游客32万余人参加,共同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目前,一年一度的正月法会佛事活动顺利举行、圆满结束,秩序井然、安全顺利,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喜庆祥和,既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需求、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又充分展现了全州社会和谐、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打赢打好了维稳安保工作开年第一仗,为“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和创新涉藏地区基层治理典型样板探索实践积累了经验。

满足了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

也贏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疫情散去,今年正月法会及各类民俗佛事活动恢复举办,僧俗群众及游客众多,参与热情高,人员聚集、车流密集。

甘南州坚持抓细抓实,做好服务保障。综合考虑各县市正月法会期间人流车流、来往人员结构、天气因素等情况,精准分析研判佛事活动期间交通、住宿、通讯、取暖、消防等方面可能出现的困难问题,提前做好服务保障和防范工作。各县市积极加强与寺管会沟通协调,通过采取延长佛事活动时间、在空旷地段设置直播大屏等方式分流人员,避免发生人员聚集、踩路等事故;成立正月法会期间医疗保障工作组,在州上三家医院设立绿色救治通道,组建20余人的医疗救治工作专班,预留床位60张,24小时待命。协调甘南供电公司和三大电信运营商提前排查隐患,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向夏河县出动保电人员73人、应急车辆11台,对25处住宿酒店开展用电检查,对4条重要保电线路进行特巡;三大电信运营商及铁塔公司共投入应急车12辆、人员50余人,能够同时保障20万人的应急通讯。全面排查消防隐患,在寺院周边及重点区域投入消防车7辆,消防人员46人,确保消防安全。各级各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全力支持正月法会安全防范和服务保障工作,形成统一指挥、协同联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网格化+十户联防” 

打牢了基层治理坚实根基

法会期间,各县市充分发挥僧俗群众主体地位,坚持基层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全面调动僧俗群众参与秩序维护、联防自管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整合专门维稳力量和县、乡、村、组群众及寺院僧人等群防群治力量,科学划分片区,实行责任包干,全天候开展执勤巡逻、秩序维护,实现了安保防范无缝衔接。

2020年,我州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网格化+十户联防”工作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方案》,按照纯牧业区“集中+分散”、纯农业区“聚居+流动”、半农半牧区“常住+生产”、城市社区和乡镇所在地“居住+业态”的服务管理模式,将人、事、地、物、情等关联要素全部纳入相应网格联防单元,以网格联防为平台,融合基层党建、文明村庄、和谐寺庙工作,统筹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公安民警、扶贫干部、网格长、联户长等工作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发挥出了“小网格大治理、小平台大服务、小单元大平台、小载体大担当”的网格联防优势。

2022年,在全州开展以推动落实“基层党建+文明村社+和谐寺庙+美丽家园+十户联防+两代表一委员+党政干部+民兵队伍”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为重点任务的“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大抓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升级细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的基层社会治理 “甘南模式”。聚焦州情实际和“8+”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全州政法部门持续强化面上管控,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有效防范遏制了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深化源头治理,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安全圆满完成了重要节点和重大会议的安保维稳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全州社会面治安管控能力和水平。

甘南州坚持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寺庙办、寺管会、寺庙警务室的作用,实现寺庙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加强爱党爱国教育,深入推进法律进寺庙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僧尼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推动全州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党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

正月法会期间,全州4200余名网格长、联户长对重点区域开展交通疏导、秩序维护、治安巡防、隐患排查等工作,其中夏河县抽调村组干部、网格长、联户长和僧人2000余人,嵌入正月法会活动现场,开展群防群治、联防联控。

精耕细作

世界旅游目的地打造成效初显

农历正月十三拉卜楞寺瞻佛节,来自青海、四川、内蒙古及甘南各地的僧俗群众和中外游客32万余人参加了当天的瞻佛活动,共同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今年,拉卜楞寺晒出的佛像是文殊菩萨像。上午10时,随着庄严肃穆的佛乐响起,数百名僧人在乐队的引导下,肩杠近百米的大佛画卷,在护卫马队的护送下前往瞻佛台。600多米的路上,来自各地的信教群众紧紧跟随队伍,潮水般涌向画卷,争抢敬献哈达。

巨幅佛卷在僧侣的簇拥下,从瞻佛台上端徐徐展开。当佛像上的慢帐徐徐拉开时,信教群众念诵佛经,向佛像跪拜,表达敬意,祈祷众生平安吉祥,祖国繁荣昌盛。

来自广州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之前在网上了解到关于“毛兰姆”大法会的资料,觉得十分震撼,今年专程来参加法会,能够亲临现场瞻仰巨幅佛像,十分激动,他说:“我带着虔诚的心,为家人和朋友祈求平安,希望新的一年能够事事顺心。”

瑞雪纳吉祥,法舞净心灵。农历正月十四,一年一度的拉卜楞寺法舞表演佛事活动在大经堂前广场上如期举行。

法舞表演开始前,大经堂前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上午11时许,法舞表演正式开始。一时间,大经堂前佛乐响起,法鼓铿锵,戴着面具的僧人按照藏传佛教仪轨,跳起了舞蹈。

在乐队的伴奏下,参加表演的三十多名僧人,戴着面具,一一出场。他们分别饰演法王、王妃、鹿、牦牛等,表演驱邪除魔,祈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农畜兴旺。

长达5个多小时的法舞,舞蹈跳跃幅度大、旋转多,具有早期藏族舞蹈的风格。

拉卜楞寺正月祈愿法会,又称“毛兰姆”法会,是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浓郁藏民族宗教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表演,吸引了众多喜爱藏文化的人们,前来聆听佛乐悠扬。

人群中,除了游客,还有很多专程到拉卜楞寺采风的画家、摄影爱好者。来自上海的摄影发烧友老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夏河采风。这次他和圈内的好友一起相约而来。他告诉记者,这次来感受很深,县城基础设施改变了,但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依然很浓。

近年来,甘南州放大节庆活动效应,举办香浪节、赛马会、拔河节、楹联文化节、自驾狂欢节、锅庄舞大赛、则巴邀请赛等一系列节庆赛事活动,常态化开展香巴拉广场锅庄舞展演,承办“一会一节”开幕式系列活动,打造吸引眼球的视觉盛宴、内涵丰富的文化盛会、魅力无限的旅游盛典,被文化和旅游部誉为“人民的节日、群众的盛会”,全面打响了“全域旅游无垃圾•九色甘南香巴拉”主题形象品牌,世界旅游目的地打造成效初显。

“正月法会”秩序井然、安全顺利,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喜庆祥和,全州没有发生任何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安全事故,正是甘南聚力打造成洁净美丽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高地、要素齐全独树一帜的全域旅游高地、宜居宜业各美其美的乡村振兴高地、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高地、无缝衔接快速联动的社会治理高地……的具体体现,也是甘南州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提升公众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动平安建设从“达标”向“创优”转变、从“平安”向“善治”跃升的,推动维稳工作由“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社会大局由持续稳定向长治久安转变的生动实践。

来源:甘南日报

1、本作品版权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 辑/马雪晶  审   核/ 道  吉

责 编/袁茂润  总审核/祁正明

关键词:

«上一篇:2家黑珍珠餐厅落户济南 助力鲁菜创新发展 »下一篇: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