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会问:立夏过了,怎么灸啊?
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立夏灸指的是立夏后的15天里进行补天艾灸,现在正是黄金时刻,完全不晚哦!
【资料图】
好了,闲话不多聊,直接进入今天的【二十四节气灸】!
立夏后,五行的气运转为“火”、五脏转为“心”,心与夏气相通,心阳在夏季最旺,功能最强。
这个时候,顺应自然规律,利用夏天的热力,除一下体内的阴寒,把这些浑浊冰冷的东西从身体里面排出去,是最佳选择。
尤其像经常胃寒呕吐、膝盖发凉、腰背酸痛、小腹冷痛、手脚冰凉、宫寒、拉肚子的朋友,其实立夏后的14天就是非常好的调理机会。
都说艾灸好,能美容养颜啥的,但艾灸不排寒,一切都白谈!
立夏后,正值阳气生发
别让旧日的陈疾在体内瘀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假,是大的意思,到了夏天,所有的生命都已经醒来,开始变大,旺盛生长。
而我们人也一样,要让体内的阳气顺利生发,这样,藏在身体里的寒邪等陈疾,才能顺利离开身体,让我们不至于稍微风吹草动就生病。
但并不是每一位朋友都能让阳气顺利生发哦,为什么呢?
一方面,天气越来越热,不少朋友恨不得天天待在空调房里,吃冷食喝冷饮,让脾胃承受了许多压力。
另一方面,夏季五脏应“心”,心气不足的话,抵御寒邪能力就会下降,阳气亏虚,浑身不舒坦。
当心和脾都负重,阳气如何生发?以前积攒下来的病邪,又怎么可能走掉?
寒邪久居体内:
入肺,肺失宣降,咳嗽流涕;入心,血脉瘀滞,诱发心脏病。
入脾,寒湿困脾,引发腹泻腹胀。
入肝,使肝气郁结,让人郁郁寡欢。
入肾,削弱肾阳,诱发手脚冰凉。
尤其是现在夏天了,大街上漂亮的女孩子爱穿露腰的衣服,寒气更容易通过腰慢慢渗进体内,轻则腰痛,感到发冷、沉重感;重则影响下肢,有麻木疼痛、困倦无力的情况。
特别是只要一遇到阴冷天气就会加剧,简直比天气预报还准,所以你看,阳气生发、排尽体内寒邪有多重要,所以赶紧抓住这黄金14天,一口气顶出体内的陈疾,吸收新鲜能量,让身体重回舒适。
立夏14天,我们只做1件事
助体内阳气生发,排尽一切寒邪
立夏后14天进行艾灸,等于借助天时,以双倍阳气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冬季复发。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①灸通堵点,打开升阳通道
既然立夏时期,阻碍阳气生发的根源在脾、心,那么咱们第一步就是灸通堵点,让受抑制的阳气生发出去。
《素问·气府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
所以第一步便是灸我们最熟悉的大椎了。
大椎穴位于督脉,全身阳经汇聚于此,被称为“阳中之阳”,灸透大椎穴,打通排寒通道,振奋阳气。
朋友们,坐直身子,低下头,伸手沿着脖子往下,最低端便是大椎。
俯卧位或坐位。低头,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着即是第7颈椎,其棘突下凹陷处即为此穴。
在这14天里,让艾灸为你的身体充能,打通你的阳气开关,大椎一旦开启,全身阳气瞬间被激活。
每次艾灸10-15分钟,你会感觉到身体暖洋洋的,头痛、咳嗽感冒、气喘呕吐等热病都能缓解;
坚持久了还能调理湿疹、脱发,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抵抗力!
②立夏后灸透三妙穴,拔除寒毒病根,养生排寒正当时
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所以接下来14天里,应顺应夏气艾灸,助寒邪宣散,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
怎么灸呢?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组配穴——立夏排寒必灸穴
第一道关卡:灸腰阳关20分钟
腰阳关,腰即腰部,督脉为阳,关即机关,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转动处,如腰之机关。
腰阳关,是阴阳交汇点,相当于阳气通行的“第一关卡”,很多朋友感觉后背发凉,很大原因就是这里经络不通,阳气无法上行。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立夏后艾灸腰阳关,可以改善风寒湿邪所致的腰部冷痛,同时让阳气顺利的往上走。
第二道关卡:灸神阙20分钟
神阙,激发阳气生长的穴位,位于任脉,与冲脉交会,是先天之根,神气往来、心神交通的门户。
可能有些朋友听说过:“神阙不能灸”或者是“神阙要少灸”,但这里必须“打假”:
“神阙从来都不是禁灸穴,古人常用隔盐灸的法子进行急救,因为神阙“聚气不易散气”,灸的时间长了,还容易搅了阳气,造成精气亏损甚至是虚火。”
所以想要灸,就得灸好,尤其是脾胃虚寒的朋友,一定要抓住立夏后的14天,巧借天时健运脾胃,将寒气通通排出,通过临床实践证明,灸神阙还能抗衰老,激发抗病能力。
第三道关卡:灸涌泉15分钟
这个穴位就不用过多介绍了,相信朋友们肯定不陌生,可以在睡前灸15分钟,还能帮助更加地进入睡眠哦。
有些朋友认为夏天艾灸会很热,其实正好相反,这个时候艾灸啊,排寒扶阳效果翻倍,人的身心也会舒畅无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