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天天讯息: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涡阳乡村振兴

2023-05-02 19:20:15    来源:搜狐号-信息新报


(资料图片)

经过磨粉、和料、压面、切条、上架、烘干、截断、计量、包装等步骤后,一粒粒精选的小麦变成了一包包挂面。4月24日,记者来到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自动生产车间,在这里看到了一粒粒小麦上演的“变形计”。

涡阳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2019年7月28日,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金沙河集团决定,将安徽省的生产基地落户在涡阳县。后金沙河集团与涡阳县政府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总投资30亿元。涡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沙河的落地,将开发区阳港产业园的一地块用于企业的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后续900余亩工业用地及所需岸线码头用地,提前完成征迁和地面附属物拆除工作。项目签约一周后,企业便进驻现场,着手准备施工和建设事宜。

为了使金沙河项目能够尽快落地投产,涡阳各部门也全力以赴做好为企服务工作。为此,涡阳经开区牵头成立项目服务工作组,协助企业办理建设项目报批手续和工商、税务、国土等相关证照登记手续,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帮助企业完成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和地面平整暨“四通一平”工作,协助企业依法办理地下水取用审批手续;联合自规局在30天内完成土地出让手续。全系配套措施大大加快了项目的建设进度,施工期比计划提前了9个月。随着竣工验收陆续完成,涡阳经开区还及时帮助企业分楼栋办理了不动产登记,便于企业抵押融资和信誉评级等工作。“从建设期间政府部门提供的手续代办、免费办公用房和人才公寓等为企服务政策,到运营期间的招工帮扶、岗前技能培训人员补贴等贴心举措,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满满诚意。”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宋子豪说。

2021年5月,金沙河项目一期工程完成并投产,当年便创造产值12亿元。2022年,安徽金沙河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8.6亿元,带动就业600余人。如今的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场,一边是已建成生产车间正有条不紊地赶赴订单,一边是二期项目正热火朝天地抢工期、赶进度,生产和建设工作同步进行,齐头并进。目前,金沙河项目在涡阳县已完成投资8.5亿元,日加工小麦3600吨、生产挂面800吨、生产纯净水400吨。“随着后期河运码头项目投产,年产值突破50亿元将不是梦想。”宋子豪说。

除了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金沙河项目还给涡阳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2019年9月 涡阳县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合作社共流转、托管土地面积10万多亩、辐射15个乡镇、带动一万八千多农户。合作社采用两种合作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股权联盟模式”:经合作社培训后的职业农民以技术服务入股,企业以资金入股,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户负盈不负亏,按照职业农民50%、合作社30%、农户20%的比例分红。在保证农户每亩710元地租的基础上,农户获得二次分红。另一种模式是“固定地租模式”:农户固定地租800元~1200元/亩/年,合作社净利润按照职业农民、合作社各50%进行分红。两种模式均对流转土地的村集体,给予50元/年/亩服务费,用于农村建设,实现企业盈利、村集体得利、农户增收。金沙河合作社模式已实现了带动“小农户” 实现 “大托管”的改革模式,破解了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瓶颈问题,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了保障、为实施 “两强一增”奠定基础。

金沙河项目在涡阳的投产运行,还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涡阳县已集聚了一批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产业,培育了一批在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皖字号”和“涡字号”农产品牌,形成了“六位一体”即“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型职业农民+科研机构”的发展新模式,助力涡阳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面粉深加工基地。(记者 袁中锋 通讯员 刘斌)

关键词:

«上一篇:比亚迪李云飞:今年将有更多车型投放新加坡市场_环球讯息 »下一篇: 最后一页